2016年2月29日,全世界的目光都停留在“終捧金人歸”的萊昂納多身上,似乎投向連獲三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艾曼努爾·盧貝茲基的閃光燈比平時少了一些。小李子之于奧斯卡的梗我們玩了22年,而這位來自墨西哥的攝影大師也苦等了這一殊榮整整18年的時間。終于在2014年第六次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時刻,艾曼努爾憑借影片《地心引力》開啟了“三連霸”的得獎生涯。
工作中的艾曼努爾
關于艾曼努爾的個人資料真是少之又少,甚至連訪談也都是圍繞著他的作品而來。然而在欣賞過艾曼努爾拍攝的多部作品后,你不難發(fā)現在這位低調而高產的攝影師的鏡頭下,充斥著勃勃的野心。
將超越現實的世界拍攝出前所未有的臨場感
縱觀艾曼努爾的三部獲獎作品——《地心引力》、《鳥人》與《荒野獵人》,其中的主角都是“小眾群體”。逃生的宇航員、偏執(zhí)的藝術家、復仇的獵人,這些角色好像離我們很遙遠,單憑想象與生活經驗是無從去了解他們的世界的。內助也曾抱著懷疑的態(tài)度去觀看了《地心引力》,而走出影院后,感覺自己剛剛經歷了一次外太空的生死冒險。甚至時至今日,依舊心有戚戚焉。
《地心引力》中浩瀚的宇宙
關于如何拍攝宇宙,資深電影人大概會輕描淡寫地拋出以下方案:太空飛船、航天飛機拍全景時用微縮模型,拍內景時在片場搭1:1實景;太空漂浮的效果靠吊威亞外加機械裝置即可。艾曼努爾則突破了傳統(tǒng)思維框架的技術實現手段,采取動態(tài)遮罩方式,創(chuàng)造性的建立了“布光盒”。即拍攝的時候,劇組將事先設計好的太空外景或太空艙內景顯示到LED板上,然后由演員站在該屋子中央表演,失重狀態(tài)則是將演員像木偶一樣吊起來操縱。這種回歸“原始”的拍攝手法,讓觀眾真實的感受了一場太空逃生。
布光盒
木偶式拍攝手法
電影《鳥人》只給了艾曼努爾短短30天的拍攝時間,全部場景基本都發(fā)生在圣杰姆斯劇院,但這并沒有影響電影的質量。當人們欣賞完這部作品后,都會有剛剛得過一場偏執(zhí)神經病的感受。這都要歸功于艾曼努爾“劍走偏鋒,一鏡到底”的拍攝手法。從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到第一個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剪輯點,這個長鏡頭一共持續(xù)了足足103分鐘。觀眾在這103分鐘里,跟隨著攝影機從室內到室外,從白天到黑夜,直擊了每一個演員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細節(jié)。就像真實的生活沒有剪輯和重來,當電影的剪輯越少,我們就與角色越親密。
眾主創(chuàng)的合影
電影《荒野獵人》的拍攝周期為80天,主要攝影卻花了270天。之所以需要這么長的時間,是由于艾曼努爾使用了全自然光的拍攝手法,僅取每日適合的兩、三個小時進行拍攝。單機位、三種模式(手持、斯坦尼康、搖臂)的拍攝手法,則給了艾曼努爾能夠四處移動攝影機的自由,從而得以更直接的捕獲場景動作,讓我們面對面感受小李子的喜怒哀樂。
為了這部電影,傾盡全力的各位
艾曼努爾始終堅信,長鏡頭能以—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觀眾帶入主角的世界。而他本人也是科班出身,畢業(yè)于墨西哥電影培訓中心。在好萊塢的地界上,南加州大學、美國電影學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都被譽為影視制作大師的搖籃。夢想成為好萊塢電影人的小伙伴,去這幾所學校深造都是最佳的選擇喲!